青少年书法学习“三阶段”

  • 发布时间: 2012/5/8 17:03:47
分享到:
书法是由点、线、面组成的抽象艺术,也是一种用文字来抒发感情的“语言”。学习书法可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丰富的内涵。读帖、临帖、背帖能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增强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了解掌握古文。在书法教育中,我通常喜欢从唐楷入手,因为它的字形规范、用笔精到、结构严谨,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且唐朝诸大家法帖符合我教学的三要素:品位高、篇幅长和字数多,便于学生初学阶段学习。但一本字帖直接交给学生“临写”,他们难免无从下手,老师又从何教起?所以,在教学之前,我习惯对采用的字帖作一番梳理和排序,把帖中所需元素(字)“提炼”出来,然后按照教学顺序:基本点画、化势笔划、间架结构编成教案,实施到教学中去。这样既弥补了碑帖中风化的不足部分,也能使教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起步阶段:谨防偏锋、收笔太快

起步阶段,学生对起笔、行笔和收笔很难把握,手不听使唤,往往点画表现得不够完整病笔重重。例如,横画出现“肉骨头”,起笔、收笔圆溜溜,中间行笔如棍棒。我针对病笔加以剖析,从形状和用笔上逐一讲解。横的外形:起笔方、中间细、收笔饱满。用笔方法:竖下笔、推(调整笔锋)、行笔、右下角收笔。行笔过程中,由粗至细和由细至粗是提、按动作完成的,这样就不会出现“肉骨头”。又如:提和撇的收笔最易出现“散尾”。毛病之一是“偏锋”。首先要把偏锋解释清楚,偏锋就是笔尖沿着边线走,没有在笔画中间运行。出现偏锋是起笔后,少做了一个“推”的动作,没有调整笔锋所致。毛病之二是收笔太快。注意上述两点“散尾”就可迎刃而解。经过举一反三的列举、示范,提高了学生的领悟能力。书法教学中,我对用笔强调四慢:起笔慢、收笔慢、小笔划慢和转折慢,要求学生养成笔笔到位的良好习惯。

结构阶段:注意平衡比例、调整重心

结构阶段,是将字的偏旁(或部件)进行组合的阶段。中国文字结构繁多,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等等;字有参插关系、避让关系、重叠关系等。讲究的都是平衡。而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正是结构散乱、比例失调和重心偏离,又不知如何应对,找不出窍门。我上课时,列举了一些字,来解释学生书法结构上的毛病,例如:上下结构的“登”字,易写成撇短、捺长、头部歪和头部太小不遮身,问题出在结构不够紧凑。调整方法:撇、捺延长,撇低捺高,构成等腰三角形,字头盖住“豆”的三分之二身体,结构问题就解决了。又如:左右结构的“鸣”字,易把左面的“口”写得太低,使整个字重心左偏。我对字进行比例分析,把“鸣”字横切三块(左、中、右),再上、下平分,使学生一目了然,弄清“口”在左上方三分之一位置比较合理,“鸟”占三分之二位置,鸟的内部四点延伸至“口”的下方,使“口”有被托住的感觉,字的整体就协调平衡了。再如:“吟”和“效”,前者是参插关系,“今”的撇插到“口”的底部,后者是避让关系,“交”的一捺变点,让出“文”撇的位置。这种例字在中国文字结构中举不胜举。经过类似的剖析、讲解,学生从中学到分析法在字的结构中的运用,字的结构就会更加平稳了。

创作阶段:掌握结构、线条、墨色变化

创作阶段,最令学生头痛的是章法。碰到重复字、重复偏旁(或部件)就会不知所措。我从两个方面引导和启发,其一,字形结构变异(文字进行多次改革、规范,使许多异体字在现实教育中不能使用,但在书法教学中还是可以运用的,这些异体字必须有出处,有规律)。在一幅作品中,出现两个重复字,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改变它原来的间架结构,使作品中避免重复结构的字。例如:“略”和“胸”在作品中出现重复,把它们原来的左右结构改变成上下结构,把“田”搬到“各”的头上,让“匈”骑在“月”的身上,使字形由方变长,避免了重复结构的出现。其二,笔划粗细长短和墨色枯湿浓淡变化。如果作品中出现两个以上的重复字,可以从笔划粗细长短、墨色枯湿浓淡上考虑,这样的变化能带给观赏者一种节奏感、跳跃感,能使作品中的线条丰富多彩,整体气息贯通。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作品,通篇出现二十多个“之”字,形态各异,从结构、笔划、线条和墨色都无重复的感觉,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我通过不同的例子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明白变化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尝试,蘸一次墨写一个字和蘸一次墨写几个字,观察墨色在字、笔划和线条中的变化情况。作品离不开结构变化、线条粗细长短变化和墨色枯湿浓淡变化,气韵生动是章法的主旋律。

以上是我十余年书法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在书法教学中,多一些沉稳、少一些浮燥,多一些责任、少一些功利,不断探索研究,努力提高青少年书法教育的教学水平才是作为教师的本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