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画派

  • 发布时间: 2012/5/8 19:52:49
分享到:
岭南画派形成于清未民初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大潮中。19世纪未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从而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专政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在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与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念受到空前的怀疑与否定。中国绘画历经二千多年,承先启后,人才辈出,各家蔚起,法备而艺精。但从宋元以后,画家一味仿古、摹古、复写古画,逐渐失去了生活气息。至晚清,大部分作品陈陈相袭,成为古画的模拟品,了无生气。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深刻认识到艺术也必须革命。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与民族复兴意识使“二高一陈”非常注重绘画的现实性与社会效益。而传统绘画不仅缺乏应有的思想资源,也缺乏急待引进的技术资源,因此,必须进行变革,吸引国外绘画的先进技法和语言。倡导“艺术革命”,建立“现代国画”的革命精神是岭南画派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现代国画”反映现实生活,描绘当代题材,这是岭南画派区别于旧国画的时代精神;折衷中西、融会古今,汲取西方写实绘画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法,保留中国画古典画风的兼容精神,是岭南画派所张扬的艺术主张及变革道路;“与时俱进,雅俗共赏”,“兼工带写,彩墨并用”的创新精神,是岭南画派前进的动力和经久不衰的奥秘。以上四种精神是互相联系的,它构成了岭南画派相当完整的体系。

  “二高一陈”在中国革命发生剧烈变动时从国家前途命运出发,倡导绘画艺术应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为大众服务,打破几千年来中国绘画局限于表现山水花鸟、才子佳人以及“藏之名山,传于其人”的超脱世俗的思想牢笼,强调“绘画要代表时代,应随时代而进展,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了。”“绘画不单是为艺术而艺术,还要为国家,为民族而艺术。同时为人类而艺术,是我们最后的目的。”为此,他们引进国外绘画展览制度,提倡艺术为大众服务。举办展览,可以使画家的笔墨、技法展现在大众面前,接受大众的欣赏和评判。同时,他们批评那种以钱为目标的绘画展览,认为展览会应有“一个高度进步的目标”,这样才配做艺术的先驱者。这些精辟的见解和先进的思想,对我们现代书画工作者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岭南画派所倡导的“新国画”运动对推动中国画的变革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由于“二高一陈”都是岭南人,又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所以被称为岭南画派。在中外绘画史上,像岭南画派创始人那样,以国家命运为己任,英雄侠胆,“上马杀贼,下马作画”,而又师出同门,同居一地的绘画流派,恐怕再难找到第二个了。

  20世纪初期,无疑是中国美术史上最为绚丽璀璨的时代,多元化的画家群体与绘画流派的并兴,成为这一时期美术的主流。本文通过回顾岭南画派百年来的艺术历程,阐述该画派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演变,从而解析这一特殊画派所经历的世纪沧桑;分析和鉴赏岭南画派艺术大师的作品及艺术风格、创作技法,并对作品的市场行情及未来走向加以介绍,以便藏家深入了解岭南画派的作品,在适当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进行购藏。

   一、折衷中西融会古今   高剑父(1879—1951年),名仑,字爵廷,号剑父、昆仑山农、剑庐等,以号行,岭南画派的创始人物,生于广东番禺大石乡员岗村。从小家境贫寒,以放牛、种田、打小工维持生计,空闲随本族叔父学画,后经人介绍拜居廉为师,临摹了大量历代名画,打下扎实的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基础。“居派”远承恽南田衣钵,擅长“没骨”花卉写生,风格逸秀,善于应用“撞粉、撞水”的技法表现岭南润泽的山水和花草,绘画温婉纤丽,轻描淡写,意境深遽。高剑父早期作品沿袭“居派”的技法,明显带有文人画水墨与写意的概念。   高剑父在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同时,认识到中国的文化艺术也必须革新,提出了倡导“艺术革命”,建立“现代国画”的艺术主张及变革道路。在绘画手法上,他师古而不泥古,“折衷中西,融会古今”;承袭传统的“线”,而辅之以色彩的“面”,线面结合,构图夸张;同时积极吸取西方和日本写实绘画语言丰富的表现手法。

  先进的革命思想造就了高剑父的艺术主张,他认为“绘画是要代表时代,应随时代而进展。”画家要为观众写画,描绘当代题材,为时代服务。创作于1932年的《东战场的烈焰》,采用写实的手法,力求再现被炸毁楼房、道路等城市设施的体积感和空间感;将西画的空间、结构概念及透视原理与中国传统的笔墨形式融为一体。残垣断壁,硝烟弥漫,整幅画面表现出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高剑父为辛亥革命出生入死,勇于挑战,极富冒险精神,他的画作往往充满了苍茫、霸悍之气。他的书法亦如老藤铁虬,有着坚韧不屈的张力。创作于1919年的《千里江山一击中》,一改“居派”温婉纤丽的传统技法,揉合了“浙派”苍劲大斧式的劈皴与西洋画“表现空气”与空间烘托的画法,描绘了一只迎着狂风、展翅欲飞、搏击长空的雄鹰,寄托了作者在险恶复杂的斗争环境中,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情怀。

  高剑父既擅长写意,也能画工笔。他大胆融合了传统绘画的多种技法,又借鉴了日本画、西洋画表现空间和透视原理的绘画手法,擅长在熟宣上作画面背景的渲染,设色大胆,并注重写生。他的山水画气势磅礴,笔法近似马远、夏圭,横砍竖劈,千笔飞白,于秀逸中见刚劲。创作于1927年的《万壑争流》表现高剑父具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及熟练驾驭笔墨线条的能力。晚年的高剑父在继续“国画革命”的同时,更加注重向传统的回归,创造出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形态的文人写意山水画。由于借鉴了日本和西洋画的技法,作品比那些继承传统的绘画更能抓住观众的视线。

  提倡艺术大众化的高剑父非常重视培养绘画人才,他创办的私立教育机构——春睡画院,不仅是“新国画”的实践基地,也成为培育“新国画”新生力量、推广艺术革新的大本营。关山月、黎雄才、方人定、黄独峰等新一代国画大师都是高剑父的学生。他率先引进西方绘画展览制度,认为展览会可以使画家的笔墨,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大众的评判,并达到为大众服务的目的。

  高剑父的作品很早就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誉,他的《江关萧瑟》和《绝代名姝》在比利时万国博览会上曾获得优等奖。其作品最近几年行隋较高,在港台及东南亚更为当地投资者看好。去年11月一幅《松山飞瀑》镜心以462000元拍出。但涨幅与齐白石、傅抱石相差很大。

  高奇峰(1889-1933年),名(山翁),以字行,堂号天风楼,广东番禺人。其兄高剑父不仅承担抚养他的义务,更注重培养他对绘画的兴趣,将自己在居廉门下学到的尽数传授给高奇峰,后来又带他一块东渡日本研习美术。

  高奇峰与其兄高剑父一样,积极参与革命党人的反清活动。辛亥革命前夕,他守卧在装满炸弹的秘室中,经常身带手枪出生入死,支持孙中山,反对袁世凯,胆略过人。革命生涯并没有终止他对艺术的追求,他是“新国画”运动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实践者,其所作《白马》、《雄师》、《海鹰》倍受孙中山称赞,认为“足代表革命精神,具新时代之美者。”由于劳累过度,加之身体虚弱,不幸英年早逝,年仅45岁。

  他的画较之高剑父具有更浓郁的日本风格,写实主义色彩非常强烈,擅长在熟宣上渲染画面的背景,从而衬托出主题。作品以翎毛、走兽、花卉、山水最为擅长,写生尤为突出。《松鹰图》中,以极其细腻的手法表现空间氛围和神态逼真的苍鹰,重墨渲染的松树枝干与工笔描绘的松树枝叶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

  高奇峰的创作题材常常以雄鹰、虎、狮等鸷禽猛兽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来表达革命者的壮志情怀。作品《双鹰图》以极其细腻的手法表现空间氛围,使静谧的夜晚呼之欲出。朦胧的月光中两只气势雄健、凌厉有神的苍鹰矗立在松树上,正视前方作欲飞状,宁静中似乎孕育着即将爆发的动荡,给人一种神秘的美感。随意渲染的背景,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人画水墨写意的功底,而苍松、明月、雄鹰的巧妙布局,表现出日本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

  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以及“为人生的艺术”观构成了高奇峰美术教育的思想基础。他认为绘画一定要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非常重视教育和绘画知识的普及,先后组建“天风楼”、“美学院”,与弟子们共同探讨艺术。门下弟子黄少强、赵少昂、叶少秉、周一峰、何漆园、容漱石、张坤仪被称为“天风六子”,在绘画上都有突出成就。

  高奇峰的作品比高剑父、陈树人的作品更为买家看重,价格也是最高的。1986年上拍的立轴《和鸣》卖到19万港元,大立轴《双鹭》达到29万港元。之后,《鹰击长空图》26万港元,《跃狮图》高达38万港元,跃居现代画家价格最高层次。1988年《秋树苍鹰》以48万港元拍出,1990年一幅《松鹤延年》拍价高达104万港元。近年来,高奇峰作品的市场价一再看好,由于其作品存世量少,今后的升值空间很大。

  陈树人(1883—1948年),原名韶字树人,以字行,广东番禺人。17岁时从居廉学画,是居廉的关门弟子。由于他品学兼优,气质超群,居廉将侄孙女居若文(居巢的孙女)许配他为妻。1905年10月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并长期在国民政府担任要职。先进的政治追求及出生入死的革命生涯自然影响了他的艺术观,他与“二高”一样倡导“艺术革命”,学习借鉴国外的绘画艺术来进行“文艺复兴”,与高剑父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是新国画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淡泊、天真、谦恭、孜孜不倦追求艺术复兴的陈树人与豪情万丈的高剑父虽然同为居廉门下,但由于个人气质及深厚的文字功底,他的画风与高剑父有着明显的不同,往往显现出孤清、高简的文人画韵味,与高剑父“气势磅礴”、“横砍竖劈”的风格形成明显的反差。

  中国画家自古以来都以人格的自我完善作为追求最高艺术境界的阶梯。陈树人身处官场的黑暗,但在政治上“入乎其中,超乎其外”。他秉持“品在艺之上”的人格艺术,经常参加文人墨客们的雅聚,在游历山水中吟诗作画。出污泥而不染的独立人格,深厚的文字功底,淡泊浪漫的个性,超凡脱俗的画风,使他既是一位人品高尚的革命者,又是艺苑中的一株“奇葩”。“金坚玉洁见精神”正是其人、其诗、其画的真实写照。

  陈树人擅长画花鸟和山水,尤其是笔下的红棉、柳条、芦苇、竹竿、小鸟最见精神和风格。创作于1928年的《岭南春色图》是陈树人作品中反复表现的主题,从中不难发现他采用西方写实绘画的表现手法,近乎全景式的构图,依照透视原理来获得空间的立体效果。在枝干的表现上反复应用皴擦的手法以显现体积感。枝干上端站立的两只小鸟,显得怡淡、优雅、别致,仿佛置身于世外。

  《花鸟》作于1935年,简约流畅、清秀挺拔的线条风格,自右上向左下伸展的树枝,一笔到位,不停顿,不重复。数枚小花及花叶点缀在枝干间,相互交搭掩映,摇曳有致。小鸟独立枝头,幽清秀骨,而大面积的留白使画面呈现出超尘脱俗的“纯净”之感。花卉赋色别有技艺,充分展示出花鸟的娇艳柔嫩而又清秀明丽。

  陈树人的山水画注重写生,具有独特的山水画艺术风格:先用简洁流畅的线条将山体、岩石的轮廓划分为各种几何形态,再敷以单纯明丽的色彩。创作于1931年的《叠彩山》是他山水画的代表作。构图别致多奇,笔墨平朴、恬淡、优雅,意境清朗,着色妍而不冶。山水画作棱角分明,“折带皴”最具特色,但很少使用“皴擦”笔法。简约流畅的线条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高剑父称赞这种功力是“斩钉截铁的技法”。

  陈树人的作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的拍卖市场亮相,每幅价格在万元左右。作品进入拍卖市场的比“二高”多,但价格没有他们的高。

二、笔墨当随时代舞   

在上世纪雄踞中国画坛的“岭南四杰”——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秉承“二高一陈”的绘画精神,不是死守门庭,而是大胆兼容并蓄,其画风有别于老师并超越了老师,相互间持有独立自存的风格,各领风骚,把岭南画派关注现实、强调生活的艺术特点及艺术成就推到了新的高度。

  关山月(1912—2000年),原名关泽霈,广东阳江人,岭南画派第二代杰出画家,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写梅著称,世称“关梅”。他与傅抱石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画作《江山如此多娇》,成为中国现代画的经典之作。关山月艺术成就显著,影响颇大,是近代杰出的艺术家。 “法度随时变,江山教我图。”在创作思想上,关山月认为艺术家必须关注所处的时代、社会、民生,作品应准确真实地表现生活,描绘当代题材,为大众服务,担负起教育民众,提高民众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这与高剑父倡导绘画的宗旨应反映“时代精神”如出一辙。在创作手法上,他反复强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承袭了高剑父“折衷中西,融会古谈书论画·评古述今·辟我桃源·藏我心缘今”的艺术表现手法。关山月注重写生,用传统的笔墨表现祖国的大好山河,不断求新求变,在学习借鉴高剑父绘画风格,特别是中国画传统笔墨的基础上,从不墨守陈规。他“师古而不泥古”,没有死承师轨,无论在审美意识上,还是在艺术成就上都超越了高剑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岭南画派的继承和发展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关山月的父亲酷爱种梅、咏梅、画梅,受其父熏陶,耳濡目染,他对梅花‘隋有独钟。他笔下的梅花枝干如铁,繁花似火,千姿百态,花枝茂盛,如火如荼。有繁花似锦的红梅,有傲雪高雅的雪梅,有朦胧柔和的月梅,有盘根错节的老梅,还有神奇各异的朱砂梅、情梅、雨梅……古人画梅,以梅花冰清玉洁、冷傲孤雪来显示自己远离世俗的人格。关山月热爱生活,胸怀祖国,以天下为己任,他笔下的梅花,诗书画结合,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意境开阔。以恣肆急速的笔法,奔腾向前的态势,释放内心的激荡豪情,表达无所畏惧的喜悦之情。

  关山月的山水画场面恢宏,波澜壮阔,大气磅礴,苍劲老辣。他以全景式的构图,把人物与场景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史诗般的时空效果,显示出其大胆探索,勇于表现重大题材及壮观场面的能力。作品充满了蓬勃向上、欢欣鼓舞的动人场面,与高剑父的苍凉、悲愤形成明显的反差。他的画风细腻,设色浓艳,意境开阔,用笔用墨讲求造型效果,真实性极强。他撷山川之美,以奇险的构图,苍劲老辣的笔墨与准确快速的线条相关融,在师法造化、反映现实生活等方面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山水画风格。

  他的画既像一幅速写,又像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以快速的运笔,把所看到的景象描绘下来,而不加以任何修饰,更没有固定的画法,对景物以疾笔作直接描写。他善于细笔作画,主张用毛笔写生,认为这样可以探索中国画的笔墨,使写生与练笔、速写、创作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让中国画创作的原创性与水墨的运筹在感受客体之初就浑然一体。他的写生线条流畅,刚柔相济,删繁就简,概括准确,颇具特色。

  关山月的作品在海内外早已成为收藏的热点。2005年是关山月作品行情“上涨年”,《雪梅图》、《轻舟已过万重山》分别以214.5万元、198万元成交。即使如此,目前其作品每平尺最高价仅为6.74万元,价格还有待进一步发掘,同时也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入市机遇。

  黎雄才(1910—2001年),广东肇庆市人。其父黎廷俊擅长绘画,黎雄才自幼受到艺术熏陶。中学读书时,他跟随居廉的入室弟子陈鉴学习绘画,曾接受居派的绘画训练。1926年拜高剑父为师,画学上与高剑父有着共同的渊源。由于黎雄才在艺术上的早慧,高剑父不仅在“春睡画院”培育教导他,并于1932年资助其到日本留学,受到系统的绘画教育,因此在山水画方面,已超脱了高剑父的画风。在日本汲取的“朦胧体”风格,使他成功地揉合了中国传统绘画与日本绘画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使岭南画派“折衷中西”的宗旨达到极致,是岭南画派杰出的继承人。

  黎雄才在山水画的创作上,注重写生,大量运用毛笔勾勒,练就了驾驭笔墨的能力与自信,对笔墨的运用已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他着意用笔墨书写来表达所见的景物,尤以焦墨、渴笔写生独具一格,既有笔墨,又有渲染,同时又能表现景色的远近及空气层。山水画意态高华,超凡脱俗,旷远清秀,显现出一种烟雨迷蒙的空间意趣,因而弥漫着氤氲的气象。山水画上的高深造诣,成就了他的“黎家山水”,形成了雄浑清新,具有时代气息的绘画风格。

  黎雄才除以“黎家山水”驰名外,他的花鸟虫草精品同样令人称奇,始终把花鸟画作为山水画的基本功对待。花鸟虫草虽然是景物的小小点缀,但他笔下的花鸟虫草却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充满生活气息,成为画龙点睛之笔。画面吸收了西洋水彩画的技法,采用墨和赭色,以大面积的渲染营造出湿润朦胧的效果,具有浓烈的“挥写”之趣。

  他十分钟情以松树描绘山水的性格,在他的山水画中,几乎者都是以松树为主角的。山水画中原本属于基本构件的松树,有时被独立出来,成为以松树为主体的作品。各种品种不同、形态各异的松树,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被描绘得十分精细。他将青绿设色与渴笔、焦墨融为一体,用墨重于色,作品老辣劲健。画松成为他的主要成就之一,也是最爱表现的题材,反映了他对松树君子品格的敬仰。鉴于此,人们给他起了个雅号“黎松才”。

  关山月喜欢以怒放的梅花表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山水画大气磅礴,气象万千;黎雄才则钟情以松树描绘山水的性格,婉约秀丽,意趣动人。虽然师出同门,画风却各具特色,另有千秋。

  赵少昂(1905-1993年),本名垣,字叔仪,广东番禺人。他少年时生活相当孤苦,9岁丧父,全靠母亲当女佣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艰苦的生活造就了他坚强刻苦的品格。16岁师从高奇峰学习绘画,上世纪30年代曾游历大江南北进行写生,并在广州设立“岭南艺苑”授徒传艺,后来移居香港。绘画题材广泛,尤精花鸟鱼虫,善于借鉴东洋画艺,精于用水、用粉,画风刚健泼辣,既承袭了岭南画派的优良传统,又吸取外来的艺术养分,善于洞察自然奇趣,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花鸟虫草的画法秉承了高奇峰的刚健有力、浓烈清新、简括而又逼真的风格,与“二居”的文弱细腻形成明显的反差。他以高超的志趣,把花、鸟、虫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煞费心思地去结构全局,布白空灵,将花鸟虫草鱼用笔一点一画地描绘出来:轻盈透明的蝉翼虫翅,坚硬有力的雀鸟嘴爪,以至灵动精细的虫鸟的腿脚和触须,都被描绘得细腻生动。色彩丰富明快,虫鸟形神兼备,无不体现出“以形写神”的高度概括,显现出他对物象的仔细观察及对大自然生命的准确把握。赵少昂是位“纯粹”的艺术家,淡泊名利,不入仕途,专于画艺。作于1968年的《停舟惊鸥图》,著色洒脱工致,落笔讲究点划;蘸墨分量、墨色浓淡、沾水多少恰到好处;没骨画法行笔徐疾、轻重,刚柔相济,整幅画面格调高雅,立意独特,情趣动人,温婉秀丽,充分显现出作者挥书运笔的表现力和笔墨奇特、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

  杨善深(1913-2004年),字柳斋,广东台山县人。1930年移居香港,21岁时结识高剑父,并展开悠久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在高剑父的鼓励下赴日本京都堂本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深受高剑父革新中国画理念及艺术创作的影响。1945年与高剑父、陈树人、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组成“今社画会”,成为“新国画”群体中的一员。

  在绘画上,他是一位多面手,擅长人物、花鸟、山水、走兽,兼能书法,在岭南画派中最为全面。作品构思新颖,笔墨劲健,赋色明媚;中西兼取,巧拙互用,雄放而不失秀雅;在继承岭南画派传统的基础上,摒弃甜媚,独辟蹊径,将传统山水画中的皴法进一步发挥。以泼墨定大局,依势加上皴擦,再将环境的气氛加以烘托,颇具笔墨情趣。

  杨善深的花鸟画法分较工及写意两种。较工的一种多以描绘的方法将画面轮廓画好,再赋以色彩的渲染;写意的一种则以苍劲雄放的笔触,使墨彩与颜刨目互配合,一气呵成。无论是引吭高歌的雄鸡、抑或是沉静独立的白鹭,画面均细腻多样,主体突出,妍雅谐和,蕴藉自然。

  由于采用了西方水彩画注重明暗及用色的技法,以国画传统为依据,使得杨善深的花鸟画文人气息较浓,和常见的岭南派稍有差异,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岭南四杰共写春秋。关山月擅画山水、花鸟,尤以画梅著名;黎雄才以松树描写山水的性格,长于画松;赵少昂的花鸟形神兼备;杨善深山水、花鸟、走兽皆能画。上世纪80年代初,身居两地的关、黎、赵、杨在传递、辗转交换中完成百余幅作品,天衣无缝,不留任何痕迹,每幅作品都凝聚着四位大家的共同智慧,体现他们和谐默契及艺术上的交相辉映。

  《晓峰送爽图》是四位大师创作于1986年的作品。整幅画面的立意布局先由一人操笔落墨,其他三位或增画挺拔的劲松,或补绘峻峭的山岭,或渲染空灵的云水和游弋的轻舟,既不悖于首位落墨者的本意,又要随势生机,时出新意,最后由一人总体收煞,使全图臻于妙境。从作品的局部来看,每位画家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而就整体而言,又体现了统一而完整的意境,真可谓是天衣无缝、一气呵成的珠联壁合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