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笔牡丹的写生到创作

  • 发布时间: 2013-8-6
分享到:

牡丹,无疑是工笔花鸟画的重要描绘对象之一。古往今来,以牡丹为主题的工笔画作品数不胜数。工笔牡丹也因其造型逼真、设色细腻、寓意吉祥而广受欢迎。宋元以来,工笔牡丹已经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描绘步骤,从花瓣卷曲、叶筋分布、水线留存、枝梗穿插、老干处理等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这种程式化现象是历代画家对牡丹造型规律的经验总结,符合普遍的审美规律,已经成为经典的美学形式。因此,这些绘制技巧也是我们学习工笔牡丹必须要研究和掌握的方法。但是,这种不断重复的程式化现象,使众多画家笔下的牡丹造型规律、构图组织都千篇一律,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弊端。 让欣赏者也有了视觉上的审美疲劳。尤其是铺天盖地的低档商品画市场中,对工笔牡丹流水线式、泛滥式的“生产”,让很多画家对牡丹这个题材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给工笔牡丹贴上了“低俗”的标签。 要去除这个弊端,我认为从大自然中去寻找鲜活的素材,在写生中去激发创作灵感,是极为必要的。但是,传统的工笔画学习,在初期总是从程式化造型、线条、设色等方面入手,对于造型的变化也多在“普遍规律”的范畴内求变化,对写生的训练并不重视。这和西画素描的学习过程完全不同,素描从一开始,就注重写生,讲究造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即使在起稿阶段,也是从大关系、从几根直线概括性造型起步,逐步切割、解析完成形体的塑造。因此,一般来说,学西画者的造型能力要比工笔画爱好者要强许多。所以,写生也是广大工笔画爱好者比较头疼的事情。 那么,没有素描基础的工笔画爱好者,怎样才能掌握写生技巧和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呢?又怎样将牡丹写生稿提炼成完美的创作作品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工笔牡丹绘制经验,总结出以下心得,供广大工笔牡丹爱好者借鉴。 写生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写生用具的准备,写生的主要工具是笔和纸。我们写生的主要目的是采集自然界中鲜活的造型,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而不是在写生的时候进行现场创作。所以,并不需要准备水墨、颜料等国画用具,只需携带2B铅笔、灌有碳素墨水的钢笔、橡皮、素描纸、画板等常见速写工具即可。同时,一部数码相机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写生对象的资料收集、整理非常重要。写生就是对照自然界中的真实物体进行写实性描绘,对造型的真实性、准确性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进行写生前进行一定的造型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需注意的是,工笔画的写生基本都是以线描为主,这和西画的速写具有很多相似性,但工笔画对线条的完整性和流畅性的要求更高一些。这就需要我们在写生前对牡丹的生长结构进行一些了解,尤其是花、枝、叶、干、芽、苞等局部造型特点要深入的了解。比如:牡丹叶子的单体特征、单个牡丹花瓣的造型特征、一组牡丹叶的三叉九顶、不同品种的牡丹花头造型规律等。只有清晰了解了局部造型规律,在写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精力集中在整体塑造上,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写生。 牡丹的写生首先要选择牡丹花盛开的地方,如河南洛阳、山东菏泽都是久负盛名的牡丹观赏地。每年的谷雨前后,是牡丹写生的最佳时机。洛阳的牡丹花头饱满,拥有很多的名贵品种,更有着不少高达两米的古老植株,是牡丹写生的最佳场所。笔者比较喜欢在洛阳王城公园和国家牡丹园内写生。菏泽的牡丹品种也很丰富,栽培面积居全国之首。人流量没有洛阳那么密集,花期较洛阳要迟一星期左右,也很适宜写生。特别是很多地方允许写生者直接踏入园内,可近距离的对花写生。 写生的时间也很重要,一般早上五点钟左右就要出门,这时太阳还没出来,花的精神状态很饱满,大部分花头上都还带有露珠,可先在花园中浏览一圈,拍摄数码图片并选定一些写生地址。清晨到中午是写生的黄金时段。到了下午,花头基本上都发蔫了,花型扁塌,造型不够舒展,这时候可以将重点转移到对叶子、老干或整株造型的写生。 以上准备工作做好了,我们就进入了写生的实质阶段。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立体的,而画面上的造型则是平面的。很多初学者在临摹牡丹画作时,很容易就掌握了平面上的长短高低变化,能做到惟妙惟肖。而面对三维的真实牡丹时,往往不知该如何下笔。这里,我们可以采取用手指搭建临时取景框(依据写生纸张的规格)的办法来确定构图,同时还可以给物体绘制位置、轮廓线倾斜角度等给予大致的定位。绘制之前,我们在同一位置,最好先拍摄一张构图差不多的数码照片。以备后期创作时,在局部造型和色彩变化上有所参照。 在确定好构图、物体大小后,我们可以采用素描的手法,先用铅笔概括草图的形式在纸面给物体定位,但无需太详细,物体定位完毕后,可以用钢笔或铅笔进行纯线描式的写生,一般来说,都是从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朵花头、一片花瓣画起,遵循先近后远,先画花头,后画叶子,最后画枝干的原则。写生的过程中,线条的流畅和准确必须要保持,不能看一笔画一笔和用断续的短线拼接物象的轮廓。而是要在仔细的观察揣摩后,用流畅肯定的线条描绘。一些细节部分的精细描绘,可凑近物体仔细观察,确实理解了生长结构、大小变化后再一气勾勒成。 牡丹花头丰满,花色繁多,雍容华贵,为世人所爱。所以,初学者往往将精力都集中在牡丹花头的描绘上。其实,在写生中,更重要的是对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细节部分的写生。比如老干的节疤生长规律、花茎的出梗走向规律、芽孢的生长规律、花房的局部特写、叶脉的走向分布等。这些细节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仅仅通过照片或视频是很难见到的,而写生时,我们可以凑近,360°的进行观察。只有对细节观察的越仔细,后期的创作,才会更精美。这一点,初学者尤其需要注意。 写生中,对于颜色的记录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外,我们还需要用文字在画幅的空白处记录色彩组成,一些牡丹品种的个体特征也可用文字记录。如“青龙卧墨池”的花房颜色、叶筋的红晕分布,“雏鹅黄”的花头特征、反叶的色相,“大宋紫”的花瓣色彩过渡、表面的绸缎光泽等等。 另外,写生时,我们不要过多的追求构图的完美。构图是创作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后续的创作中整理写生稿时再加以编辑,逐渐完善。写生的时间总是短暂而有限的,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素材才是我们写生的主要目的。我们也不要追求所有的花和叶都符合审美的要求。只需要我们在写生的过程中尽量注意取舍与修正,尽可能的做到自然的合理性和构图的完美性相一致。 通过一段时间的写生后,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写生稿,此时,就可以开始考虑写生稿的整理与改编了。这个过程一是完善细节,二是完善构图;包括线条的组织提炼、构图的合并拉升、添加草虫、禽鸟等等。 经过改编的写生稿,虽然自己感觉很理想了,但是必然还有很多方面作者本人容易忽略的问题,所谓“当局者迷”。因此,听听同行的意见也很必要。我想学问二字,不外乎“学”和“问”这两层意思。“学”指的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学习获得知识,而“问”则是指通过听取他人的意见而获得提高。所以我常常将整理好的写生稿,发到中国工笔画论坛上,通过网络和广大同仁交流,听取大家的意见。再依据合理的建议和点评,修改出比较满意的底稿,最后再进行正式的创作。限于篇幅,对于白描、设色等绘制工序,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作者:李晓明)

相关文章:

人物画基础学习 国画基础班 山水画高级研修班 传统山水研修班 人物高研班
张旭书法学习 行书结构班学习 楷书结构班学习 书法创作精英班 怀素学习
王铎学习 国画职业教育 书法大专 王羲之学习 书法高研
隶书学习 书法职业教育 魏碑学习 行书单科 楷书单科